不同程度搅拌拌时各种介质的H值
搅拌程度
空气
油
水
盐水
盐浴
(204℃)
静止
… |
|
淬火烈度(用H表示)亦称冷却强度。淬火烈度法是格林斯曼(Grossman)1939年提出的。淬火烈度值的物理概念是钢的表面与冷却介质的热交换系数或传热系数a与钢的导热系数A的比值,其表达式为:H=a/2λ)。淬火烈度是介质固有的特性,它不受工件尺寸和材料淬透性的影响。但是,它受淬火介质的温度以及介质的流速和方向的影响。因为对… |
|
300℃冷却速度评价法
水溶性淬火介质的第一指标,就是在保持或基本保持高温阶段冷却速度快的同时,降低在低温阶段的冷却速度。低温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温度在300℃附近。把钢件冷却到300℃附近时获得的冷却速度称为淬火介质的'300℃冷却速度',理论和实验证明,淬火介质在300℃附近的冷却速度对多数钢种工件淬裂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选用… |
|
淬火介质冷却速度
根据绘制的冷却速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按照校准所述,采用冷端和热电偶校准因子修正,读出如下数据:
1、最大冷却速度(精确到0.5℃/s);
2、发生最大冷却速度时所在温度(精确到0.5℃);
3、在300℃时的冷却速度(精确到0.5℃/s)。
… |
|
冷却曲线
绘制温度-时间和温度-冷却速度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a)温度-时间曲线(b)温度-冷却速度曲线
图在淬火油中的冷却曲线
… |
|
表测置系统各组成部分技术要求
名称技术要求
(1)应能接收最小20mV/s的输入
(2)在输人20mV/s时,输出应不小于1OOmV,时间常数的温度微分器系数不大于:±100x10-6/℃
(3)应装有时间常数不大于0.1s的高频滤波裝置
(4)输出电压的漂移在15min的范围内不超过满刻度的1%
记录仪器
(… |
|
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应能够提供每个待测淬火油样的冷却性能的永久记录,得到探头温度变化与时间及冷却速度与温度的记录。
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得到记录:计算机技术或具备电子微分器的标准记录技术。
①计算机技术。将探头热电偶的输出信号采集、数字化和存储到计算机内存中,采样频率不少于20次/s。在实验期间或在… |
|
淬火介质冷却性能加热设备
淬火介质冷却性能加热设备由加热炉、温度控制器、样品加热器组成,其技术要求见表。
表加热设备组成部分技术要求
名称技术要求
加热炉:加热炉应是电阻加热管型,且可以水平或垂直安装。加热炉应能够在不小于120mm的加热区内保持恒温。探头应放在加热区中心,这样,在60mm长度范围内,探头的温度… |
|
淬火介质冷却性能实验装置
淬火介质冷却性能实验装置由容器、探头、加热设备、传动机构、测量系统、电位差计,秒表组成。
容器。
样品应装在清洁和干燥的高筒容器内,其直径为(115±5)mm,且由不易碎的材料制成。
… |
|
表标定淬火液的物理特性
物理特性
ISO测试方法
最小值
最大值
40℃运动黏度(cSt)
ISO3104
19.0
23.0
100℃运动黏度(cSt)
ISO3104
3.9
4.4
… |
|
|